【入院前情况】
尿蛋白(2+),潜血(+-),24小时蛋白定量0.55g/L。
【出院情况】
尿蛋白(-),潜血(+-),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减少为0.15g/L。
【复查情况】
【治疗经历】
45岁的闫宁,家住江苏省宿迁市,是一位有着23年肾病史的患者。1990年,闫宁在做阑尾炎手术时,查出尿蛋白有一个加号。由于他没有明显不舒服的地方,没有引起家人的重视。当时,闫宁回家吃了一周中药后,没复查也没继续治疗。
2001年闫宁开始出现腰酸、眼睑浮肿、尿中泡沫增多等不适症状,再次到当地医院检查,尿蛋白已经变成两个加号,被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。采用中西药物治疗一段时间,症状虽然有了好转,但闫宁说“干活劳累了或者一感冒,腰就觉得酸,浑身没劲,眼皮也肿起来了,尿里还有沫子”。
后来,在朋友介绍下闫宁去南京某医院做了肾穿刺检查,明确诊断为: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。当时闫宁在那里治疗一段时间,不适症状减轻。他以为治疗有望,却没想到,过了段时间再去医院检查,尿中不仅有蛋白,还出现了潜血。
尿中尿蛋白由一个加号增加到两个加号,再又出现了潜血,闫宁担心照这样发展下去,病情非常危险。之后他跑了江苏、上海等地的多家医院治疗,尿蛋白始终波动在(-)-(3+)之间,潜血一直(2+)。
2012年2月,闫宁去上海某医院治疗时,尿蛋白已经四个加号了!正在他四处打听好的肾病医院时,却听说与他一样患有肾病的邻居,尿蛋白和潜血已经全部转阴,他赶紧去询问。
邻居告诉他:“我听一个曾经得过肾病的基督教友说,他也得过肾病,在山东的青岛医院治好了,我就去了那里。我治疗了一个月,还真转阴了。你也去试试看吧。”
听了邻居的话后,2013年2月14日,闫宁立即开车赶到了
青岛肾病医院。
入院时,他腰酸、乏力,尿中泡沫较多,经检查,尿蛋白(2+),潜血(+-),24小时蛋白定量0.55g/L。
医院的王铁民院长根据他舌淡、苔少,脉细,四诊合参,中医诊断为“水肿”,证属“脾肾亏虚、肾失封藏”。随后王院长根据病情,为他制定了“
循经护肾疗法”系统治疗方案。治疗开始前,主管大夫孙作花向他详细讲解了该疗法。
经过经络给药、中药泡脚、中药口服、中药针灸、中药熏蒸等多种方式系统治疗,2013年2月25日,闫宁腰酸、乏力症状很快缓解,尿中泡沫明显减少。
(王院长在为闫宁会诊)
继续治疗一周后,闫宁的尿蛋白成功转阴,潜血减为半个加号,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减少为0.15g/L(正常值0.01g/L-0.14g/L)。
看到自己病情好转,闫宁十分感慨:患肾病这么多年,如果早点找到这里来,病应该早就治好了。
(闫宁与主管大夫孙作花合影)